close
今天是端午節,吃粽子、划龍舟的同時總會想起那個跳入汨羅江的屈原。



        所有的國文老師都會告訴你,屈原因為被小人讒言所害而不被重用,因此投入江中自盡。
同時國文老師們還會說,《楚辭》是南方的韻文的開端,而且裡面的美人代表君王、香草代表君子等等。但是,這樣的解釋總會有距離感。
《人生自古誰不廢》卻用了貼近年輕人的方式,用了現在的流行用語,使讀者更能理解這些古人的文章所要表達的意義。
        屈原,一個失戀的代表。原本極受寵的三閭大夫與君王是如此的令人稱羨的關係,卻被第三者(小人)介入因而失寵。一連串的失戀心情全記載在屈原的《離騷》以及《漁父》之中。
        如果屈原是一名失戀者,想必他的復原能力不太好,最後是以投江自盡做結。我們可以說,屈原把君王及國家當作自己的戀人,失戀時卻找不到一個情緒宣洩的出口,寫了許多情書,發了許多失戀文卻始終得不到對方的回應。這樣的他情緒肯定十分低落而無法自拔,才會最後在江邊徘徊,然而這樣的他即使面對漁父的勸告仍然無法釋懷,最後投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亮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